BYART艺术专访——蔡远河
1. 您是如何与艺术结缘的,是否有受父母影响,父母如何看待您从事艺术这个道路?
我对艺术的热爱是在美院附中培养起来的。那时候有许多丰富的课程让我们尝试不同的画种和创作,尤其难忘的是一门叫做“风动造型”的课,大家集思广益设计异体风筝,十分有趣。最终我选择了版画,并在广州美术学院完成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习。选择版画是因为前辈说学版画可做纯艺术,又可转做设计,两者皆得。于是我在懵懂的情况下选择了版画。毕业后我仍坚持做艺术一是因为热爱,二是版画复杂的工艺和制作方法有许多未知领域可以尝试和实验,像一个挖不尽的矿藏,挺有意思。
我爷爷年轻时候学的是美术和文学,他对我的影响很深。记忆中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把画册和杂志中的好作品好文章剪下来,贴在白卡纸上,装满了好多纸箱。每当和我聊天的时候,他就把这些新收藏给我看,一张张解读,教我应该如何理解艺术。父母也都从事文化工作,家庭氛围比较开明,他们理解和支持我的艺术创作。
2. 毕业后怎样坚持走在这条道路上的,遇到过什么困难,其中有哪些曲折的故事?
当版画创作脱离了学院的氛围、环境和设备是很难进行的。所以,这很自然让我本科二年级就开始创作,毕业后接着考研,希望持续的保持创作环境和心态。但是仅做艺术不能为生,尤其作为市场环境不佳的版画。因此我也有为杂志做插画和接单来维持生活和艺术。这个过渡期里我和一伙师兄弟一起坚持了下来。我很敬佩在考学和读书时的考友和学友,大家互相鼓励,扶持前进。虽说创作是孤独的,但是人的精神离不开交流和共鸣。
3. 目前主要有哪几个系列的创作,每个系列的创作理念是怎样的,又是什么样的机缘创作了这个系列?
目前所在进行的两个系列一个叫《世界图像之殇》,一个叫《消散的凝视》,前者通过对公共图像、传媒影像和摄影的碰撞、叠加、破坏和融合,制作出作品。后者则是循前系列引发的抽象实践。我一直是这么觉得的,作为古老印刷术的版画从传统走来,承载着知识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职责,而在当下数码时代却变为了工业遗产。我一直觉得图像的传播媒介,比如摄影、摄像、电视和网络都是版画的延伸。我们应该顺应它的时代特征和社会需要,关注当下的文化观念和语义视野,扩大语言空间。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像狂欢的语境中,每天人们手不离电话,眼不离网络。海量信息飞速推送,营销使得它们争前恐后地呈现在眼前,它是如何让我们产生兴趣,如何通过我们的审美、欲望和价值观控制思想和选择。我对这些都很感兴趣。
4. 想听一下您对艺术的理解,您希望传达给观者什么信息;您觉得艺术给予您日常生活哪些帮助?
艺术是客观世界的诗意化处理。物,通过艺术家赋予的比喻和符号形成观念进行转化,变成艺术作品。而艺术家传达给观众的就是这样一种思想和体验。
艺术就是日常生活本身。
5. 在您的艺术生涯中,有没有什么人对您的影响或帮助比较大?
在我的专业经历中,有太多的人曾经或一直帮助和影响我。没有这些前辈、老师和朋友,就不会有此刻的我。一方面是经验和知识的传达传授,另一方面是先辈们对于文化的记载、梳理和研究。从我的人生选择,到具体对事物的判断,都离不开那些教诲和指点。我们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并且不断回头,确保自己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没有走歪。
6. 没有灵感时,您会怎么做?
我觉得艺术家并不存在有没有灵感,只有自觉灵感成不成熟罢了。当没有特别好想法的时候,就先别想的,做点别的事,等过段时间再去想它,就好像自己站在他者角度来审视先前的想法,并尽量用整体的思绪来思考,总会悟出点东西。有时候时间是最好的灵感,比如某个展览或者某个交稿的时间卡点要到了,灵感总会飞速而至。
7. 生活中,除了绘画,还有哪些兴趣爱好?
在生活中,绘画已然是奢侈的兴趣爱好。在纷繁堆叠的工作下,创作变为零散的时间拾趣,它让你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点点时光。碎片化是当下时代的一个特点,如何优化时间和效率,并且在平行的多样事物中保持清晰的头脑和坚定初心的目标,这需要不断修炼和自我反省。当然,除此我喜欢收藏好玩的东西。
8. 之前有哪些比较重要的展览,接下去有什么展览计划?
过往的展览对我来说已显得不那么重要。因为一个作品完成后,它将有独立的命运,所有的展览、收藏,对它的解读、欣赏或批评,都构成这个作品的全部意义。对我来说比较有纪念性的回忆是我大学二年级第一次专业课作品入选全国版展,同时获了省级展览的大奖。这对还是学生的我来说鼓励是巨大的,这是我坚持一直在艺术的道路上走下去的初始动力。希望接下来能有一些另类的策展实践可以参与。
9. 您未来有什么样的创作计划?
关于创作计划,我希望继续完成上述我说的两个艺术项目。作品的创作我喜欢持续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尽量能创作出系列性的作品,同时在进行中适度调整方向和面貌,尽可能把该主题做透做全。
10. 您现在任职于广州美术学院,那您的艺术教育理念是如何的?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其实从美院走出来为未必需要人人是艺术家。可以是设计师,或者文化创意者,甚至不从事艺术,工作在其他行业。但需具有文化格局,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和普世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