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衿计划2018”艺术家访谈——蔡远河
1、请简述自己学习和创作的经历。
我对艺术的热爱是在美院附中的学习中培养起来的,那时候有许多丰富的课程让我们尝试不同的画种和创作,尤其难忘的是一门叫做“风动造型”的课,大家集思广益设计异体风筝,十分有趣。最终我选择了版画,并在广州美术学院完成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习。最初选择它是因为前辈说学版画可做纯艺术,又可转做设计,两者皆得。于是我在懵懂的情况下选择了版画。毕业后我仍坚持做艺术一是因为热爱,二是版画复杂的工艺和制作方法有许多未知领域可以尝试和实验,像一个挖不尽的矿,挺有意思。
2、这次参展作品的创作思路为何?
这次参展的作品主要描绘人类生存的世界景观,由微观到宏观等现实因素和思想概念组成。通过不同的符号和图形,呈现对这个图景规划的想象。我的早期作品主要表达集体性的身体叙事为主,2003年之后的创作兴趣逐步转向表达身体形态和思维理念的关系。
3、目前艺术创作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和困难是什么?
目前在艺术创作上面对的问题是想法和思路很多,但时间、精力、资源和资金支撑不了所有大胆的实验和尝试。显然创作的思路和制作之间是需要平衡的,一件好作品的产出是一种合力的结果,一种综合性的经营,解决创作的灵感和工艺制作实现之间矛盾不易。
4、你最喜欢哪些艺术家,哪些艺术家对你的影响最大?
我比较喜欢德国的当代艺术家比如基弗和博伊斯,他们的作品清晰地体现了一个沧桑的国家深邃的意涵,战争的残酷和破碎后重组的生存景况赋予了这些作品厚重的蚀痕和灵晕,耐人寻味,引发深思。无论什么时候读他们的作品都有陷进漩涡的感觉,心智被吸附进去久久不能释怀。
5、平时的阅读有哪些?看哪些影片?
平时的阅读分工作和休闲两种。休闲时喜欢读读小说,卡尔维诺和博尔赫斯都是比较喜欢的作家。喜欢看那种叙述方式不太传统的文本,诗歌也爱看一些。但大多数时间还是需要阅读与工作和学习有关的书籍,比如《林中路》和《真理与方法》等。
看影片是我生活中最大的休闲活动。工作结束后不想动脑子的情况下我喜欢看香港粤语流行电影。有时也会按照豆瓣和知乎的指引有针对性地搜索片子,喜欢的会下载反复看很多遍,甚至能背住台词。
6、近两年来看哪些展览?
当下的展览和活动实在太多了,但一直比较关注三双年展,对不同地方举办的三双年展都有兴趣观看,去细读展览的文章和文本,影像尽可能地看完,喜欢的艺术家还会去搜索一下他序列性的创作脉络和作品思路。
7、未来的创作计划怎样?
我一直都对摄影、影像、综合材料、装置感兴趣,方案也有很多,未来想抽个时间空档好好做做。但目前我需要先完成国家艺术基金下达的创作项目。
8、认同哪些艺术理论和创作观念,摘录如下。
凡艺术都是让存在者本身之真理到达而发生;一切艺术本质上都是诗。艺术作品和艺术家都以艺术为基础;艺术之本质乃真理之自行设置入作品。由于艺术的诗意创造本质,艺术就在存在者中间打开了一方敞开之地,在此敞开之地的敞开性中,一切存在遂有迥然不同之仪态。——海德格尔
9、对今天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有怎样的理解和思考?
今天的当代艺术实践者有千千万万,但被不同的机构选择并呈现在公众面前的艺术我感觉一直是以西方话语和审美为主导。似乎一直在追赶别人步伐的痕迹很重。而以本土文化的发掘和当代性转换的理论话语和当代艺术实践似乎不常见。如果有以东方的语言体系来描述、呈现、建构我们自身当代生存状态的艺术实践的话,我很期待。
10、艺术家应该具备怎么样的素质和情怀?
在目前文化如此多元和包容的社会环境下,我认为艺术家已经没有必要去执着具备何种素质和情怀,但是至少需要尊重普世价值观。如果艺术家的创作立意和表达是睿智独特的、灵光闪烁的、趣意横生的,总是会被艺术史认可。